材料:那天上午,我在校园浓荫的法桐林休憩,不远处是送水工的身影,走上前简单交谈了几句。课堂上告诉学生以此素材为题作文。
题目热议:1、送水工(彭老师 评:直白平实)
2、苦夏(欧阳楚昆 评:耐人寻味)
3、舌尖上的夏天(欧阳楚昆 评;时尚诗意)
苦 夏
王民辉 欧阳楚昆 吴风华
久违的暑假终于到来!不再日升而出,日落而归,去校园那封闭的小空间做标准化的学生了。玩玩电脑,吹吹空调殷勤送来的清凉风,不在乎七月流火的火炉城。
乘上午还算凉快出去走走,刚刚放假的大学校园静了好多,只有三三两两的学生,我信步来到浓荫如盖的法桐林中,坐听鸟儿的歌唱和蝉儿的鸣叫。(王民辉)
不经意中,看见几十米外学生楼入口处,堆着小山般的纯净水桶。忍不住好奇,粗略数了一下,一共三层,将近30桶水。身板硬朗的送水工腰间挂着白毛巾,用两根绳把两桶水系好,搭在扁担两头,弯下腰,身子用力一挺,,脸色涨红,像一道朝霞略过脸庞,承重的扁担立马弯成弧线,阳光下到似一道彩虹在双肩,送水工迈开缓慢而沉重的步子,登上台阶,一步步消失在楼道里。
闲坐中找点闲事,于是看表给送水工计算每次送水的时间;三次的平均用时是8分钟左右。难怪呢,7层楼,两桶水,平均送一桶水3.5层楼的话······后面似乎有令人吃惊的结果。当送水工第四次下来时,我走上近前。(欧阳楚昆)
那黄褐色的扁担不长,被肩膀和绳索磨得如此光亮亮!好奇的眼目光变得凝重起来,想一想多少次肩膀的承重,多少回绳索的磨刮才让这粗糙的扁担光亮可鉴?他倚着扁担喘着粗气,花白的头发浸满汗水,汗水随着面颊雨滴般落在汗衫上,掉在暴晒如烙铁的地面上,霎时化为一股看不见的水汽,虽然他不住地抹着汗水,但汗如泉涌,这时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汗如雨下、挥汗如雨!
“伯伯好累吧,一桶水有多重呀?”我鼓起勇气问道。
对忽然来到近旁的我,老伯迟疑了一下:“一桶水20公斤,挑一次80斤。”
“好辛苦呀!一天送多少桶水呢?”我感叹道。
“孩子要读书,老婆要看病,家里要盖房,不辛苦不行啊!现在学生刚放假,人少,一天送一百四五十桶,开学后就要送两三百桶。”
“您有多大年纪?”
“55岁。”
我静静地站在原地,痴痴地目送水老伯沉重的身子消失在楼道里。
重回树荫的石凳上,我的脑海里是一窜窜翻滚着浪花般的数字:一桶水平均爬三层半楼,一次挑40公斤水,最终加起来的总数意味着,送水老伯每天送3吨水,上上下下爬上千个台阶!
我爬过五岳独尊的台上,轻装上阵,十八盘上拼尽力气,完成那1633级台阶的挑战。登上第1633级台阶时,意气风发,英雄豪情。可现在面对负重40公斤,火热之下,上下台阶数堪比登泰山,想到每天犹如登泰山的送水老伯,曾经登上泰山十八盘的那股英雄豪情顿时泄了不少。(吴风华)
楼梯口小山般的纯净水桶在渐渐变小,可我知道老伯后面还有好几座小山在等着他愚公移山呢!桶装水上标着“馨甜”纯净水,可此时口中心中是苦苦涩涩的味。
哦,可爱的夏天,有多少清闲就有多少沉重,有多少凉爽就有多少酷热。如果可以比作舌尖上的夏天的话,那就叫做舌尖上的苦夏吧。品一品这苦夏,无论是苦尽甘来,还是苦尽甘未来。(王民辉)
(指导教师:彭老师 )
2012、7、10
评论